第150章 她忘了他-《嫁给一个和尚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他还记得公主为了王义无反顾地踏进火坛,公主怎么能这么快就把王给忘了呢?
    难道公主被那些围着她打转的俊俏郎君给迷惑住了?
    缘觉越想越有种宝物被人偷走的感觉,咳嗽一声,道:“公主,我要向阿史那将军禀报事情,公主有没有什么话让我帮着转达?”
    瑶英低着头,眼皮也没眨一下,“没有。”
    果断从容,冰冷无情。
    缘觉肩膀垮下来,回到房里写信。
    信是写给阿史那毕娑的,他平时和毕娑没大没小惯了,忍不住在信的末尾多写了一些和正事无关的内容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几日后,信鹰将这封信送回圣城,巴米尔取下纸卷,直接送到石窟里。
    坐在佛像前的男人一手握着佛珠,一手展开纸卷。
    信上先是禀报西州一带的军情,然后是王庭和西军来往之间的一些小摩擦,接下来,全是闲话。
    几个仰慕文昭公主的世家子弟千里迢迢赶到高昌,只为了确认她还活着,一时之间各种缠绵悱恻的传说传遍诸州,百姓津津乐道,猜测公主会选谁当驸马。
    本地世家豪族不服气,变着花样讨好公主,年轻郎君今天为公主猎一头熊,明天为公主摘一朵罕见的莲花,各显神通。
    差点和公主定亲的郑景现在还没娶正妻……看起来贼心不死。
    诸如此类的闲话密密麻麻挤满纸卷。
    最后道:文昭公主已经对王忘情,多日来,一句也没提起王。
    昙摩罗伽手指微微一颤,看完信,又从头看了一遍,抬起手,把纸卷放在烛火前,付之一炬。
    她是红尘中人,有倾国倾城之姿,自然少不了仰慕者。
    她忘了他。
    正如经文所说,电光朝露,莫不如是。
    心口忽然一阵莫名的情绪涌动,昙摩罗伽双眉紧皱,转动持珠,默念经文,静气凝神。
    长廊外脚步踏响由远及近,毕娑带着笑意的声音传了过来:“王!沙海道大捷!瓦罕可汗落马而死!莫毗多已率大军返回!”
    昙摩罗伽睁开眼睛。
    王寺敲响铜钟,大胜的消息很快传遍圣城的每一个角落,百姓奔走相告,手舞足蹈。
    近卫骑士也忍不住眉飞色舞,兴奋地讨论莫毗多以后会不会接任摄政王。
    朝中大臣反应飞快,纷纷上疏,问起莫毗多的婚事。
    王准备为文昭公主和莫毗多赐婚吗?
    听说莫毗多凯旋后就会迎娶文昭公主?
    昙摩罗伽看完所有奏疏,捏笔的手突然打了个颤,纸上留下一道蜿蜒的痕迹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两天后,沙海道大捷的消息传至高昌。
    众人欣喜若狂:老可汗死去,北戎就是一盘散沙,他们收复失地的阻力骤然减轻,接下来可以逐步收复其他州县了!
    杨迁立刻给沙州送去急信,要他们准备收拢兵力攻打伊州。
    李仲虔开始整顿人马,他去过伊州,可以和沙州那边的西军分东、西两路夹击伊州的北戎残部。
    刚刚高兴了没两天,这日清晨,一骑快马自西飞奔而来:“公主,焉耆送来的求救信!他们的城主响应公主的号召,准备派使团前去长安,被北戎人提拔的叛臣带兵围攻,城中军民坚持了几天,快支撑不住了!”
    几人商量了一会儿,决定由杨迁带三千人去焉耆援救城主。
    三千西州兵浩浩荡荡出发,尘土飞扬。
    城中恢复平静,瑶英和达摩回王宫,继续讨论攻打伊州的事,忙到下午,忽有斥候来报:“北边百里开外的乱石滩有大军经过!”
    达摩疑惑地道:“杨迁回来了?”
    瑶英摇头:“焉耆在西,杨迁是往西走的,不可能是杨迁。”
    “那会是谁?”
    达摩皱眉,令城外百姓撤回,关闭城门,城中戒严。
    众人纳闷不已,站在廊下等消息,不一会儿,又有斥候来报,大军离高昌越来越近,显然是冲着高昌来的。
    瑶英心口猛地一跳:“声东击西?”
    达摩脸色沉了下来:“焉耆只是个诱饵?”
    瑶英手心发麻,冷静下来,道:“我们很快就知道了。”
    这日,金灿灿的暮色降临之时,高昌城外蹄声如雷轰响,天际处,一道道黑色洪流翻卷涌动,山呼海啸般,将高昌城包围了起来。
    达摩站在城头上,面如金纸:“怎么会是北戎人?!”
    他看着城外那黑压压一片、铺天盖地一样汹涌而来的北戎骑兵,浑身僵直。
    “向王庭求救?”
    眼前这支军容整齐的北戎大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?从他们收集的情报来看,高昌附近不可能出现这么多北戎骑兵。
    “来不及了。”瑶英眺望北戎骑兵的战阵,寻找海都阿陵的军旗,握紧双拳,让自己镇定下来,“先发出示警,让附近的西州兵赶回驰援。”
    呜呜的号角声吹响,气氛肃杀。
    第(3/3)页